【TAICHUNG MUST-BUY】MIDORI KAWA PIN 限量獨家 綠川胸章
綠川胸章 台中舊城的水岸記憶
河道與舊城為主題,成為行走的品牌收藏
綠川曾是台中市中心的重要河道
日治時期整治並植樹、展現如「小京都」的水岸風情

全台灣唯一有品牌的河川 : 綠川
- 歷史痕跡:日治時期的河道格局與沿岸景觀想像。
- 城市再生範例:從覆蓋與污染到掀蓋復原的都市更新故事。
- 親水步道與綠蔭:沿岸步道、植栽與局部生態工法,適合漫步與拍照。
- 舊城文化鏈結:鄰近宮原眼科(舊院址)、舊台中車站與中區商圈,融合歷史與在地小吃、文創。

【綠川 : 台中舊城的「小京都」水岸】
一條見證台中百年變遷的城市之川
日治時期整治並植綠、戰後曾一度淪為髒水溝
近年透過掀蓋與整治重獲新生
成為市中心親水步道與拍照熱點
溯源與日治時期(1900s)
綠川原名為新盛溪/無名溪,主源自台中北區一帶,流經台中火車站前的市中心地帶。自明治時期起(1900年代初),日治政府以都市改正為契機對綠川整治,並在河岸大量植樹(柳樹、行道樹等),塑造出宛如京都鴨川般的典雅水岸意象,舊時因此有「小京都」的稱譽。
戰後變遷與挑戰
戰後都市快速擴張與民生污水問題,使綠川一度遭到覆蓋、污染與廢棄,河岸景觀與生態受損,曾被市民視為不宜停留的髒水溝。部分河段甚至被加蓋作為道路或轉運站。
當代整治與重生(2000s–至今)
自21世紀起,台中市政府與民間多次推動綠川掀蓋與親水整治工程,將被覆蓋的河段逐步恢復為開放河道,採生態工法、河道截污與步道綠化,結合在地歷史(舊臺中車站、宮原眼科等周邊文化資產),讓綠川重現「水清、岸綠、親水」的城市風貌,並成為假日散步、攝影與在地小旅行的重要據點。近年整治工程持續推進,河岸步道與生態段落已吸引大量市民與遊客造訪。







